南昌起義的故事_南昌起義小故事
大革命失敗后,中國革命轉入低潮。成千上萬的革命志士倒在血泊之中,大批優秀共產黨員英勇犧牲。但是,中國共產黨人沒有被血腥屠殺所嚇倒。為了挽救中國革命,改組后的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,于1927年7月下旬,毅然決定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;然后再南下廣東,進行第二次北伐。
共產黨掌握和影響下的部隊,利用武漢國民政府“東征討蔣”的合法口號作掩護,迅速向九江、南昌一帶集結;周恩來全權負責領導這一次武裝起義。參加起義的主要是張發奎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的葉挺、賀龍的部隊,共約3萬余人。
1927年7月27日,周恩來同志在陳賡陪同下,不畏艱難險阻,風塵仆仆地到達南昌,住進花園角2號朱德的寓所。他們在這里著手實旋臨時中央確定的武裝起義計劃,周密地布置起義事宜。
起義部隊開始由武漢向九江、南昌方向集中。此時,汪精衛、張發奎把第二方面軍當作實現“寧漢合流”,向蔣介石討價還價的本錢,對葉挺、賀龍的部隊嚴加防范,欲徹底剪除而后快。當第二方面軍行進到九江附近時,張發奎突然下令原地待命,并特意通知葉挺、賀龍上廬山開會,準備在開會期間將二人就地處置。形勢十分險惡。汪精衛、張發奎的陰謀被葉劍英獲悉(此時他在第四軍當參謀長,還不是共產黨員),他立即設法找到葉挺、賀龍,要他們速作應急準備。就這樣,葉挺、賀龍的部隊便急匆匆地告別九江,乘火車通過搶修恢復的鐵橋,在周恩來到達南昌的同一天,趕到南昌。也正是在這一天,在南昌城內的江西大旅社,中共前敵委員會正式成立。
在這次會議上,根據臨時中央的決定,由周恩來、李立三、惲代英、彭湃組成中共前敵委員會,周恩來任書記。會議將起義時間定在7月30晚,起義總指揮部就設在江西大旅社。賀龍任軍事總指揮,劉伯承負責擬定起義的具體計劃。
7月28日,周恩來親自前往賀龍的指揮部,向他傳達了前敵委員會的決定。賀龍當即表示:“我完全聽共產黨的命令,要我怎么辦,我就怎么辦?!?月30日下午,賀龍、葉挺、朱德都開始向自己的部隊進行緊張的戰前動員。
正當起義準備工作順利進行時,敵人也加緊了行動。汪精衛、張發奎等在廬山開會。他們得知葉挺、賀龍拒不上山,將部隊開往南昌,感到定有變故,便嚴令賀龍、葉挺限期將部隊撤回九江;并決定在第二方面軍實行清共,通緝惲代英等共產黨人。葉劍英得到情報,立即設法轉告前敵委員會。
在這千鈞一發之際,中央代表張國燾又要求前敵委員會推遲起義。于是中共前敵委員會召開緊急會議,商討對策。會議經過激烈爭論,否決了中央代表張國燾的錯誤意見,斷然決定于8月1日凌晨舉行武裝暴動。并以第二方面軍隊總指揮賀龍的名義向部隊下達了作戰命令。官兵們個個磨拳擦掌,懷著滿腔仇恨,暗下決心,同反動派進行一場殊死的搏斗。
7月31日晚上,周恩來正同參謀人員一道仔細研究戰斗方案。突然一個意外消息傳來:20軍一個姓趙的副營長跑到第五方面軍總指揮部,叛變投敵了。這一天下午,朱德按預定計劃,在一家飯店的廳房里,宴請一批第五路軍朱培德手下的軍官,目的是將他們控制起來,保證起義順利進行。這批軍官毫無戒備,個個談笑風生,開懷豪飲。朱德勸他們盡量飲酒。到夜間9點鐘時,突然有人走進來,向軍官們悄悄傳遞一個秘密消息。臨走時,一個軍官告訴朱德:“今晚上,恐怕有暴動?!敝斓录泵s到賀龍指揮部,告訴他“消息已走漏”。面對突如其來的情況,周恩來鎮定自若,他果斷決定,把起義提前到凌晨2時,并用電話立即向賀龍、葉挺下達了提前起義的命令。
8月1日凌晨2時,一陣槍聲劃破了沉寂的夜空,起義開始了。周恩來、朱德、賀龍、葉挺、劉伯承等指揮起義部隊3萬余人,向盤踞南昌城內的各部敵人,發動猛烈進攻。
賀龍、劉伯承指揮20軍的2個團,向設在藩臺衙門的朱培德總指揮部發起進攻。這里有敵人的一個警衛團。敵人事先得到叛徒告密,有了準備,戰斗打得十分艱苦。敵人憑借有利地形,在端表樓上架起機槍,集中火力封鎖了起義軍的必經之路——鐘樓。起義軍士兵,借著兩加長梯,飛快地爬上十二三米高的鐘樓,賀起機槍,猛烈地向敵人掃射。敵人的機槍啞了,踞守大門的敵人倒下了,院子里丟下敵人一排排尸休。外面的起義軍從四面八方擁向院內。敵警備團見大勢已去,只好繳械投降。www.5219.org.cn
在順化門、松柏巷天主堂等地點,起義軍也同時向敵人發起了進攻。其中松柏巷天主堂的戰斗打得最為艱苦。葉挺指揮24師71團擔任主攻。敵人關起天主堂的大門,利用堅固的掩蔽物負隅頑抗。最后,有著“鐵軍”光榮傳統的起義軍,組成一支由共產黨員、共青團員組成的先鋒隊,冒著槍林彈雨,向敵人猛攻。敵人終于抵擋不住,向起義軍投降。
起義軍經過5個小時的激戰,全殲敵軍1萬余人,占領整個南昌城。起義勝利了。紅日從東方升起,全城一片歡騰。周恩來望著樓頂上高高飄揚的紅旗,露出了勝利者的微笑。
南昌起義勝利后,成立了由宋慶齡、周恩來等25人組成的革命委員會,發表了宣言,頒布了革命政綱,并對起義部隊進行了改編。8月3日開始,起義軍按中央確定的方針,取道贛南,進軍廣東。在向廣東進發途中,起義軍歷經無數艱難和挫折,打了不少勝仗。9月19日,起義軍到達三河壩。在這里,決定兵分兩路:一路朱德率領,留守三河壩,掩護全軍側背;一路由周恩來等率領起義軍主力直攫潮汕平原。9月底,起義軍主力在廣東東部的湯坑地區遭到眾多敵人的圍攻。部隊被打散時,周恩來正患瘧疾,發著高燒。葉挺、聶榮臻設法找到一條小船,將周恩來送往香港治病。剩下的部隊在董朗和顏昌頤的帶領下,開赴陸豐,后來創立了海陸豐根據地。朱德率領的隊伍與起義軍主力分手以后,便走過閩贛邊境,重返江西。后又轉戰湖南,發動湘南起義。1928年4月在井崗山與毛澤東的隊伍會師,組成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。從此,中國革命又翻開了新的一頁。
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人向國民黨反動政權打響的第一槍,標志著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開始。
免責聲明:以上內容源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